鑑賞音響 - 為什麼要用 UMIK 量測麥克風進行空間測量? | DigiLog 聲響實驗室
讀音樂 » 精選文章 » 鑑賞音響 - 為什麼要用 UMIK 量測麥克風進行空間測量?

鑑賞音響 - 為什麼要用 UMIK 量測麥克風進行空間測量?

Minidsp%e7%b2%be%e9%81%b8%e6%96%87%e7%ab%a0 banner 3
Author by crysis Cal 2025.03.14

我們每天都會使用房間、客廳或書房中的音響聆聽音樂,理論上我們只要將訊源(可能是電腦、手機、平板或是黑膠唱盤等)送入擴大機,或直接送入主動式喇叭,就能夠享受音樂了。

但其實若是如此,我們聽到的是與原本訊源相差甚遠的、被空間環境影響過頻率的聲響,例如低頻產生巨大的轟鳴、揮之不去的殘響等等。

為了導正這樣的錯誤,科學家們歷經長時間的研發,運用時下不斷推陳出新的晶片,加上實驗後編寫而成的演算法,讓聲音只要透過量測加上機器,就能夠呈現出音源真實的聲音,意即進行 — 數位空間校正 Digital Room Correction

 

歡迎進入 Digital Room Correction (DRC) 的世界!

這是一個運用數位濾波器來修正「喇叭 + 房間」頻率響應問題的流程。
雖然僅有三個步驟,但實際上是個頗具挑戰的聲學難題,以往需要音訊專家與數學專家全力以赴才能解決,而現在,技術的演進和處理器的普及,使得我們在家就可以輕鬆解決了!
以下將簡要整理使用電腦搭配運算軟體、量測麥克風以及家用音訊處理器這些元素時,進行房間校正的基礎概念。

 

 

第一步 - 量測

在任何房間校正流程的第一步,就是「傾聽」房間與喇叭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軟體與量測麥克風的組合,先播放一系列掃頻測試音 (test sweeping tones) 給你的喇叭系統(簡單來說就是播放一個準確的、由低頻到高頻的正弦波),再由軟體來收錄這些聲音。這些掃頻測試會用來「量測」系統在時間與頻率上的響應。由於量測得到的脈衝響應 (impulse response) 將直接影響後續濾波器的生成(第二步),因此量測步驟非常關鍵

 

第二步 - 產生濾波器

在將「不錯」的校正變成「極佳」校正的核心,就在於依據量測結果進行一系列的數學運算與心理聲學模型 (psycho-acoustic models) 來「生成」濾波器。在音訊領域,常用的濾波器有兩大類:IIR (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如今,多數房間校正濾波器採用 FIR 或者 FIR + IIR 的混合形式。雖然每個軟體在介面與計算方式上各有不同,但幾乎都會包含「Target Curve」這個要素,也就是目標的頻率響應曲線,同時作為生成濾波器的參考依據。

 

第三步 - 套用量測後的校正成果

完成濾波器設定後,就可以開始聆聽最終效果了。這時 miniDSP 的處理器便扮演重要角色。
過去你可能需要在 Hi-Fi 系統中安裝一台又吵又耗電的電腦,但隨著 SHD / DDRC 等等房間校正機種的推出,如今可使用低功耗且強大的處理器,同時價格也更經濟實惠。
miniDSP 提供多種輸入/輸出配置的產品,滿足你的需求。這類產品「設定一次之後就能放手不管」,但仍給使用者足夠的彈性去做必要的調整,契合現今對彈性化的需求。

 

我暸解校正後的音訊才是最純粹、不受空間影響的聲音了,
我現在應該怎麼開始呢?

如果你已準備好體驗聆聽真實的聲響,也想知道需要哪些必備條件,以下是立體聲系統部署 (Stereo Configuration) 的基本需求:

  1. 一臺數位訊號處理器/串流音訊處理設備,用於處理立體聲音訊訊號。如 DDRC 與 SHD 系列
  2. 一支量測麥克風,如 miniDSP UMIK-2
  3. 一臺量測時使用的電腦

準備好這三樣設備,並參考下方的延伸閱讀,你就能開啟空間校正的旅程!

 

延伸閱讀

進行空間聲學量測前,我應該要如何設定與連接我的 UMIK 量測麥克風?(MAC OS / Windows PC 適用)

DIRAC Live vs. REW 兩款主要的空間聲學處理軟體比較

如何用 UMIK 量測麥克風 + REW 進行量測與校正?

如何用 UMIK 量測麥克風 + DIRAC進行量測與校正?

Watched 此文章被關注 723 次

Img 7940

作者: crysis

簡介:大學生,念傳播學院,喜歡貓,覺得這城市每個場景都該有適合的背景音樂。

討論區

目前尚無評論

Digi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