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音樂」不該被限制成某種聽來刺耳的樂種刻板印象,其可貴的根基在於不斷嘗試、挑戰自己可能性的實驗精神,Bob Ostertag 就是如此貫徹著實驗音樂的精神。除了非傳統音符音樂的電子作品之外,他其實曾幫 Kronos 絃樂四重奏撰寫古典器樂曲,甚至做過輕快的流行舞曲專輯。不過,在變化多端的音樂資歷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有三種樂器,形塑了 Bob 一直以來的音樂方向。
模組合成器:正攻不可預期
Bob 的音樂創作體驗,原點可謂來自 Serge 模組合成器。70 年代,Bob 帶著這款沒有任何鍵盤界面(相對於 Moog 等附帶鍵盤、可以當作傳統音符樂器演奏的合成器)、只有大量旋鈕與接線的合成器在紐約與各式傳統器樂樂手合奏演出(當時的現場演出錄音,去年終於出土,由旃陀羅唱片與 DigiLog 廠牌「類比動態」合作出版)。
當時類比合成器的特性之一,就是難以精準操控聲響的各個面向。尤其加上複雜而奇特的操作界面,使得每次演奏都可能出現差異相當大的聲響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即興」變成一種不得不為的創作手段。在工作室創作時,Bob 必須準備好錄音設備,一旦試出想要的聲響便馬上開始錄音;而在外與他人合奏時,更是不得不全然仰賴臨機應變,操作、對應合成器不可預知的結果。模組合成器反傳統音符音樂、操作上的不穩定性與聲響結果的不可預期的特色,成為 Bob 對藝術本質的根本認知,以及現場演出的重要價值所在。在這之上,去涉入這種不可預期結果的「即興」,才是人類在音樂創作過程中真正的關鍵角色。可以說,正面衝撞這樣的不可預期,成為 Bob 創作生涯中一個很重要的根本。
採樣器:爆裂聲響物件
80 年代 Bob 離開了音樂界,投身內戰烽火連年的中美洲薩爾瓦多,成為關注當地政治動盪的寫作者。90 年代再回到音樂界,Bob 選擇了 Ensoniq ASR-10採樣器作為他的主要樂器。
雖然這款採樣器原是用於一般現場演奏、帶有一排可以演奏音高的琴鍵,但 Bob 刻意不去使用這個部份,而集中應用它的調變效果功能。因此現場演奏時,一般觀眾可能會覺得十分奇異:他似乎像是要彈奏一台電子琴,但從頭到尾都一直在按壓前排的電子效果紐,完全不碰琴鍵!
雖然同樣應用了反傳統音樂的方式演奏,但是擷取既有聲響作為聲音素材的採樣器,在許多方面與應用電子原理憑空創造聲響的合成器正好對立。採樣器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本身並不像過去的樂器擁有自身的「聲響」。採用不同的原始聲響物件(無論是鋼琴聲、吉他聲,或是狗叫聲、講話聲…等等等等)的性質,會深度影響每次採樣器演奏的聲響結果。同時,被採樣的聲響物件,也各自擁有不同的指涉。而這,正好可以連結到他一向關切的政治議題。用這台 ASR-10,Bob 做出了他最出名的專輯作品:「Sooner or Later」,核心的聲響素材,就是在薩爾瓦多的一段實地錄音:一位小男孩一邊埋葬被政府軍槍殺的父親屍體、一邊痛哭詛咒他的殺父仇人。強烈震撼的聲響素材,再透過他的採樣調變,轉換成持續不斷的聲音變貌。
電腦與搖桿:界面誤用樂器
1999 年,Bob注意到電腦數位技術的強力發展,開始改用電腦作為其主要的樂器,從電腦的無限可能中去延續自己一貫的創作脈落。
其使用的軟體從 Max/MSP 到 Ableton Live 到模仿類比合成器的 Aalto,都承接了過去他迎戰不可知、挑釁聲響指涉的路線。對於持續挑戰不可預知的Bob來說,電腦數位技術最大的難題在於:一切都太可知了!所有參數都可以精準操控、安排,另一方面,軟體程式的編寫似乎擁有無窮無盡的發展性,過度鑽研下去卻容易與聲音結果脫節。Bob 這時期的創作,聚焦在對於這些技術的反思上面。而在演奏的操作界面上,也維持著他一貫的叛逆思維。Bob 不去使用 midi 控制器等專為電腦設計的音樂控制硬體,而刻意使用「電玩搖桿」、「繪圖板」等原本有其他用途的操作器材,刻意「誤用」它們做為樂器。
一路走來,Bob 的創作歷程似乎就是不斷地給自己出各式各樣的難題,再從當中掙扎產生自己的「作品=實驗成果」出來。Bob 自己說過:「我想基本上,一切作曲技術總歸來說就是為你自己設下某種限制,再去面對挑戰它。」從這點來說,無論是古典樂的賦格曲、現代樂的十二音列,或者當代各種電子聲響技術,都是那個時代「實驗音樂」的挑戰成果。
【 Brain Unplugged 】Bob Ostertag:聲音的拆解、砸碎與再造
Bob Ostertag 、林志峰(林強)與 DJ Point 組成的雙人組「志樂」,還有來自 Forests 的 Jon Du 首度單人以合成器樂手身份演出......
放下耳朵,饒過大腦吧!享受聲波,享受當下。
☞ FB 活動頁面
☞ 購票頁面
討論區
目前尚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