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g Model 15 iOS App 合成器開發者 Geert Bevin 專訪 | DigiLog 聲響實驗室
讀音樂 » 音樂軟體 » Moog Model 15 iOS App 合成器開發者 Geert Bevin 專訪

Moog Model 15 iOS App 合成器開發者 Geert Bevin 專訪

Geert2
Author by Shin-Ting Lin Cal 2016.07.16

Q:當時 Moog 對於開發 Moog Model 15 app 的想法為何?

一開始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希望打造擁有最棒的聲音與使用者體驗的一個模組合成器。進入模組合成器或許是一個較高的門檻,對一般人來說他的價錢與複雜度是使人畏懼的。我們希望做一些事來減少這部分的學習曲線,讓使用者輕易的在各地探索與學習。

Model 15 app 將帶領每個人了解模組合成器的基礎。它包含學習的 preset 讓你沿著步驟學習。這個 app 也將確認你是否完成了這些實作練習。

除此之外,我們希望大家分享自己對合成器的探索心得、知識以及經驗。所以我們打造全面性的資料與聲音共享系統,像使用者可以分享在這 app 中的一切。在那還有一些特殊的說明,指導大家做自己的學習 preset。

 

Q:很有趣的是你選擇模仿 Model 15 這款超級限量,售價 10000 美金的模組合成器。可以談一些在製造一個特別且讓大家可以接受的產品背後的思考過程嗎?

沒錯我們的確希望他是可以被大家接受的! Moog Model 15 的硬體相對而言較易攜帶,它也沒有太多複雜的設計。對於這個大型模組的形式,使它更容易入門。當你遨遊在旋鈕或是接線之中時,不管是 preset 或是自己的 patch ,你也不會感受到限制。

 

Q:為何專注於開發 iOS app 而非 PC/MAC Plugin?

這都起源於我們希望帶給使用者的使用體驗。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去除螢幕,使大家可以沈浸於樂器的體驗。情感與聲音的關聯是相當重要的,為了達成某程度使用者投入,科技一定也要到特定的程度,這也是 Model 15 只限定在特定的 iOS 裝置上使用的原因。我們需要使用到大量的 CPU 與一些新型 iOS 裝置才能提供的科技。

 

Q:如何在不同裝置的轉換後讓使用者有一致的體驗?

小螢幕上與大螢幕有不同的規則;橫向與縱向也有不同的規則。我們對我們支援各個的 iOS 裝置特別做設計,使其符合每一個大小與方向,因此在支援的裝置中他就將成為一個樂器。

 

Q:可以談一下在研發 app 的在製作不同階段的過程嗎?

其中一個轉捩點是我們將聲音與視覺引擎放在一起。我們設計了聲音引擎的原型,也對他感到很滿意,之後花很長的時間設計 GUI 介面,但當兩個合在一起時,發現了重大的問題。因為科技的關係,先前的設計無法保留聲音、圖像的品質,以及我們所要求的速度。因此我們減少了這個 app 的可能性,減少我們的想像,找到利用新的科技的解決方案。

我們在那時做了許多的原型,之後發現蘋果公司的 Metal Graphics 引擎可以讓我們實現對 Model 15 的想像。原先這是拿來被遊戲所使用的,但我們需要這樣對圖像的處理效能,Metal 引擎提供排解大部分與視覺相關的任務直接交給視覺處理器,而非中央處理器。

蘋果公司的 Metal Graphics 是我們唯一能將如此聲音品質搭配視覺與互動 GUI 的方法。

 

Q: 蘋果公司的 Metal 對你來說是這場遊戲的轉機,我猜當 iPad Pro 上市時,你也抱著期待的眼光

的確!當 iPad Pro 上市後 75% 的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著力點,顯然的我們必須去支援它,但不只是將原先 iPad 版本放大。我們重新為 iPad Pro 做專屬的版本,並增加對 Apple Pencil 的功能的實驗,因為他將帶給你 3D stylophone 的體驗。

 

Q: 真是有趣!Apple Pencil 可以使它更方便接線嗎?

有些人喜好這種方式,因為你的手不在螢幕前方。他會讓你更方便點擊。實際上他的觸控更為快速,因此可以有更高取樣率的互動事件。如果你對這比較不敏感或許無法察覺,但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你用 Apple Pencil 彈奏 Animoog 鍵盤,雖然是單發聲數,但你可以透過按壓後前後左右的壓力來做多變化的表情。

 

Q:這軟 app 似乎對 Model 15 的模擬相當有信心,但你在這之中有做一些修改是吧?

這款 app 是沿著原來 1979 年的 Moog Model 15 模組合成器所開發的。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利用 hi-end 音響聆聽振盪器的部分。A/B 測試相同 patch 所做出來的表現,更邀請傳奇模組的工程師與製造團隊加入我們的開發。

我們依舊改變了一些東西,原來的 Model 15 擁有 Sync 輸入,因此不同的振盪器可以互相條到對的音調上。在沒有太多音調偏移數位裝置中(我們依舊有模擬這個結果),這種 sync 的功能似乎沒這麼必要。因此我們決定重新想像這個 sync 的功能。我們改變整個 sync 的 range 讓他有更多音樂上的用途。他會帶來激烈與低沈的聲音是原來的樂器無法提供的,大家也似乎喜歡這項新功能。

 

Q:因此這個 Moog Model 15 app 已經自成一個樂器了嗎?

沒錯,他確實是一個樂器。我們增加了許多擴充得功能在 Model 15 app。做為一個模組化合成器,我們認為這個程式要與其他 iOS 上的功能互動、連結。我們希望它是一個聲音的處理器,也是一個聲音的來源。

相同的道理運用在控制上,MIDI 的使用是非常多功能且實用的。舉例來說,MIDI learn 的運用就非常廣泛,這個 app 中的每個旋鈕或是切換鍵都可以透過 MIDI 來控制,包含支援 7 bit 或是 14 bit 。我們還新增了一個 MIDI Bridge 的模組,他可以讓你用 patch 來連接特定的控制訊號、或是數位 LFO 等其他調變來源。這將成為你個人 set up 的一部份。

 

Q:因此你可以連接一台控制器只控制特定的功能,然後其他功能由其他 MIDI 控制器來控制?

沒錯!

 

Q:你們還加入了程式內部的虛擬音訊,那有支援 Ableton Link

有的!我們還加入了 stereo delay 在音訊串流上。同時你也可以調變 mix level、時間與 feedback 這些 delay 上的參數。Feedback 效果可從無止境的延續到短暫到幾乎可製造 flanging 與 phasing 或是 chorusing 的效果。Delay 的功能相當強大。

我們也了解到,大家在做 sound design 時都會希望有很多的 attenuator 與 amplifier。我們加入兩組可倒轉的 attenuator 與兩組 amplifier 。可倒轉的 attenuator 可以利用 CV 到 audio range 做 ring modulator,而當你同時使用兩組時,一切又變得不一樣了。

而 amplifier 方面也被設計來可當成 multiple 使用,這一點也是許多人希望擁有的功能。在原版的 Model 15 只有兩個 multiple,因此與一系列的 amplifier 將可以涵蓋許多 sound design 的需求。

最後我們還增加了 overdubbing 的錄音功能,大家可以實驗不同的聲音互相疊層,用這個 app 來做 live looping 的表演。

 

Q:在訪問當中你提到了“偏移”。請問你是如何模仿類比器材常見的“偏移”現象?是否在這個 app 中有一些功能來製造這種 randomize 的功能?

這一點相較你說的還要更為複雜。我無法細說這部分的演算法,但是為了找到類比器材的特性我們經過一連串的試聽、尋找與測量,同時這些特性是可以被控制的,這也是大家所期待的數位裝置該有的樣貌。

 

Q:在模擬原來的 Moog 到 app 之中遇到最主要或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我想是讓他感覺上是一個真實樂器。捕捉真實樂器在轉旋鈕時的各種反應,或是與不同控制互動時對於使用者情感上的感覺,即便只是一個玻璃螢幕而非實際的硬體控制。

這關係到旋鈕是否為線性或是非線性,可變電阻是如何影響電壓。當你在改變特定功能的數值時,平順或是快速與否,這些東西要整合起來在非常短的延遲之下,轉換成視覺與聽覺。在較舊的 iPad Air 1 上能用起來確實是一大挑戰。精準的製造出聲音引擎是首要我們解決的,但我們團隊在最後找到符合 cpu 的演算法,提供了四個發聲數,並且精確得模擬類比的個性,這兩者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重點。

 

Q: 之後會再出更多 iPad app 版本的 Moog synth 嗎?

我無法自由的評論關於產品研發的相關資訊。

 

Q:這個產品在做設計或是撰寫程式相關的決定時,是否使用程式設計師之外的 beta 測試團隊呢?

在 Moog 中,我們有令人驚豔的團隊。很多人待在這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些經驗與歷史讓他們幫助我們做每個決定,讓我們完成這個 app 。

我們也花了很多的時間在 beta 測試員上,這些人包括對於 MIDI 序列器很感興趣的,到完全沒碰過 iOS 裝置,類比背景的人。

當我們穿越 beta 測試後,我們看見有人開始使用這款 app。將裝置交到一個人的手上,沒有指示的觀察他與這個程式的互動,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修改讓這款 app 變得更好。

 

原文出處:https://ask.audio/articles/interview-geert-bevin-on-developing-moog-music-model-15-synth-for-ios


 


 

Watched 此文章被關注 5486 次

11026451 1004359842912361 1180143325 n

作者: Shin-Ting Lin

簡介:擔任三重電音宮一員。又身於數位年代中的三重。

討論區

目前尚無評論

Digi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