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 夢境的編織者 Alessandro Cortini | DigiLog 聲響實驗室
Blog » 精選文章 » 人物專訪 : 夢境的編織者 Alessandro Cortini

人物專訪 : 夢境的編織者 Alessandro Cortini

Interview with alessandro cortini
Author by 秦威 Cal 2016.12.24

Alessandro Cortini, 義大利波隆那人,曾經為知名樂團 Nine Inch Nails(九吋釘)的一員。 擅長使用多種合成器或電子樂器創造出迷幻的音樂氛圍。  

 

是什麼樣的聲音經驗讓你選擇了音樂創作這條路?

 

我真希望能說出一些瘋狂的故事,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我母親一邊放著唱片一邊哼著旋律的記憶吧。我記得我是在 13-14 歲左右開始為吉他著迷並且有了成為職業樂手的夢想。後來為了進入 Musicians Institute (音樂家學院)讓吉他技巧更加精進,我在 1999 年搬到了洛杉磯。 但是過沒多久的時間我就明白吉他不過就只是眾多樂器中的一種樂器罷了,世界上還有很多其它的樂器存在著。對於現在的我而言, 最主要使用的就是電子樂器和合成器了。 在母親給我的那段記憶裡,The Beatles (披頭四)對我有著蠻大的影響,是他們讓我瞭解到旋律的重要性。所以我在創作的過程中總會試著尋找吸引我的旋律並且讓它們不斷地反覆進行, 直到某個值得長時間重複的旋律出現後,我就會讓它做為結尾去完整一首曲子。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到合成器的?

 

老實說,我擁有的第一個樂器不是吉他,而是鍵盤合成器。 印象中是 Casio CT101 吧。 所以說我接觸合成器的時間其實是比吉他還要早(笑)。 但在義大利的時候,即使我有自己的搖滾樂團,卻也沒想過合成器之後會在我的音樂裡佔著這麼重要的位置。 一直到某次朋友邀請我加入他的電子樂團擔任吉他手後才有了變化。在那段時間裡,他和我聊了許多電子樂和合成器,我覺得那時才是我和合成器真正的開始。 使用合成器總是可以很容易地帶給我很多刺激和想法,但那是吉他所不能的。 在加入了九吋釘後,Trent Reznor 也給我很大的自由度去嘗試更多合成器發展的可能性。

 

你的音樂和硬體科技有很緊密的連結, 你對新科技的依賴性高嗎?那些新發展的硬體如何影響你的音樂創作呢?

 

科技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覺得我在面對電子樂器的時候創作靈感會比較豐沛。 但我認為不應該是由樂器去定義創作的方式,而我也不會為了某個樂器去進行音樂創作, 即使我已經使用 Buchla 電子樂器很長一段日子, 如果你去聽聽 “Sonno” 到 “Forse” 這幾張專輯的音樂,你會發現那都是我,而樂器只是色彩。同一個訊息,如果使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給人的感受也會不同。 對於不懂德文的人聽到了德文的表達也許會覺得嚴肅,但是法語和英語或許不會有這種感受。 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去看待不同的樂器。 我對於只使用單一樂器去呈現某段作品這樣的概念很著迷。 我有很多不同的電子樂器,所以我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樂器去呈現作品的某一個片段,但在別的創作裡卻使用其他樂器去表達同一個訊息。 這種方式可以把我的想像力和樂器的表現逼到極限。 我喜歡每件樂器都有它的極限存在, 我會因為想去探索變得更有創造力。

 

 

 

你在使用*Buchla合成器時面對到最主要的挑戰是? 你怎麼讓它發展成你要的樣貌?

 

嗯,其實說不上有什麼挑戰要去克服。 因為在我還沒有開始和它互動前,我也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 但如果是因為工作的需求,我當然還是知道我該怎麼去得到我想要的結果。 每一次當我坐在 Buchla 合成器前,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西洋棋對弈。 我真的不知道這盤棋會如何走下去,所以我必須不斷地去試探它。 即使我有想法下一步該如何進行,但其實那也可以說是這樂器本身的設計允許我或不允許我的結果。 這時我就會決定我是不是有強烈的慾望想繼續去突破或者思考它當下所表現的是否可以產生其他的延續。 我把它當成是我的團員, 只是當我對它憤怒時它不會回應罷了。 我其實比較偏好一些早期的電子樂器,因為它們的聲音和現在的電子樂器確實有些不一樣。 現在的類比電子樂器的聲音太過精準而且選擇性太多了。我必須說我不會去使用大部分近期的電子樂器,特別是 Euro Rack 的模組合成器。 我不喜歡那種什麼功能都有的感覺, 我傾向擁有一個電子樂器,然後去挖掘所有它可以給我的。所以我有在使用一些廠牌的模組系統樂器,譬如 Make Noise, Verbos Electronic 和 LiveWire。 以 Buchla 合成器為例,它給我的遠比其他合成器來的多。 它很單純的就是一個"樂器",並不是為了鍵盤手量身打造或是以鍵盤取向的電子樂器。 

 

*註: Don Buchla 從不稱自己的樂器為合成器。 他認為合成器這個名詞帶著些許模仿現存樂器或是聲音的含義。 他稱 Buchla 系列為電子類樂器 Electronic family of instrument。


 

 

你在 Hospital 所發行的第一張專輯 “Sonno”,字面的含義是沈睡。 而下一張專輯 “Risveglio” 代表的是甦醒。 可以和我們談談這兩張專輯所要表達的是什麼? 它們之間有關連嗎?

 

“Sonno" 這張專輯名稱呈現的是當時它被錄製的情況, 這兩張專輯差不多是在同時期製作的。 專輯裡的曲子其實是我跟著九吋釘巡迴演出時發展出的安眠曲。我是一個很難入睡的人,尤其是旅行的時候。一開始,我只是將身邊帶著的 Roland MC 202 ,延遲面板(Delay pedal)和飯店的喇叭接上,然後製作一些音樂片段反覆播放讓我可以入眠。 但後來我覺得這些片段其實是很完整作品,所以我就將它們錄了下來。由於它們只是為了治療我自己失眠的情形,所以我完全沒有想過發行這些作品。直到 Dominick Fernow (Hospital Productions創辦人)的建議,我才決定將這些片段集結成一張專輯發行。 “Risveglio” 是一些比較有節奏元素的作品,但它所代表的並不是一種完全清醒的狀態。 它比較接近你在深夜突然甦醒後很努力想要進入睡眠的狀態。 但也許因為惡夢讓你心跳一直無法平復,所以精神被困在半夢半醒的混沌之中。 

 

 

 

可以和我們談談後來的 “Forse" 系列專輯嗎?

 

“Forse" 這系列的作品全部是使用 Buchla Music Easel 完成的。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找到一台 Buchla Music Easel,並且很感謝 Mark Verbos 幫我修復了它。我用了兩個禮拜的時間錄製了一些作品,你們現在聽到的 “Forse" 三部曲就是集結大部分當時的錄音發行的。 其實和那時用 MC 202 完成 “Sonno” 的情況一樣。因為對當時的我而言,這兩件樂器都是全然陌生的,我完全不知道它們該如何使用。因為那時並沒有太多的音樂使用 Easel 製作,我對 Easel 並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對於可以用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操縱它感到非常興奮。 就像 MC 202 主要是出現在 Techno 和  Acid 的舞曲裡,但我最後也不是那樣使用它。 這種和電子樂器純粹的連結讓我非常的快樂。

 

 

 

秦威個人網站:http://www.machinesoundmusic.com/

原文出處:http://secretthirteen.org/interview-with-alessandro-cortini/

Watched 此文章被關注 5573 次

作者: 秦威

簡介:沈迷在電子音樂和聲響噪音,僅僅而已.

討論區

目前尚無評論

Digi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