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由樹德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的學生所投稿,台灣有許多不錯的好設計,而他們設計的 “尋聲鳥” 作品讓聲音轉換為圖像,聽覺可視化的概念相當有意思!
另外,也順道宣傳一下,若你有什麼有趣的作品或是活動,相當歡迎投稿至 service [at] digilog.tw!
尋聲鳥
設計理念
大多數的人對於特有種鳥的認識並不多,特有種鳥類,即是在台灣才會出現的鳥類,而我們透過文獻資料顯示至今最新的消息是有25種,而我們所選的10種特有種鳥則是從中篩選出最特別及辨識性的特有種鳥中做我們的主要設計對象,開發應用在視覺化圖譜海報設計。藉由尋聲鳥的設計應用搭配保育鳥類的主題,希望能加深社會大眾對於台灣特有種鳥的認識。
(10張主要的視覺化海報)
作品中最特別的部分,為我們主要的設計-視覺化海報設計,海報上所見的圖像、及白色的輔助符號,是根據特有種鳥的聲音特性及波譜圖數據去分析討論後,所規劃出來的視覺圖像,圖像上的顏色,是參考該鳥的識別色做色彩計畫運用,每一張鳥的視覺化圖譜海報的設計,都為獨樹一幟的視覺樣貌。
(視覺化海報特寫圖)
創作靈感來源、發想過程
剛開始還找不到主題去結合應用,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學校的圖書館,密集的找靈感及資料,也許靈感真的來自於天時地利人和,就是這樣的突然發現了兩本關鍵書籍,一本為介紹『台灣特有種的書籍』,內容五花八門,很多物種,一本為『鳥為何鳴叫』,內容則是說明,鳥類的鳴叫聲,能傳達訊息,也有可視化形式,這兩本書我們一直覺得只要把設計方向整理好,也許會有新的設計idea,於是我們逐漸縮小範圍,到最後的設計應用,討論流程大概是,台灣特有種物種>特有鳥種>聲音與視覺的關係>特有種鳥的聲音與可視化形式的文獻>設計應用方式>定案,我們很清楚地知道這次的設計主題與應用,必須要有足夠的文獻與內容,才可以做發展應用,並將訊息傳達給社會大眾,希望成為一個成功的設計案例。
製作過程中最讓我們挫折及崩潰的問題,應該就是研究聲音與視覺化的部分,我們所選的10種鳥 ,聲音都各具特色,我們需要不斷的去分析聲音的數據及特性嘗試性的繪製可視化圖像,其中最需要避免掉的是,所繪製的不能只是美麗的圖像要放入與聲音相關的特性,所以反覆的打掉重做,視覺化流程,以帝雉來說,它的聲音圓潤,鳴聲忽大忽小的帝雉,我們所繪製出來的視覺化圖像,是以大小圓形環繞形式呈現,顏色也是取近似帝雉身上的識別色彩及以代針精細插畫繪製外型做介紹。
(聲音視覺化開發示意圖)
(繪製精細插畫的過程照)
為了輔助平面海報的應用,我們多開發了些周邊作輔助介紹,有感溫聲音互動有聲卡、書籍、及海報上的QRCODE。
透過該鳥海報上的QRcode連結,即可連到網頁內,同時播放海報及鳴叫聲,讓使用者,視覺及聽覺產生共鳴,加深記憶。
(網頁連結示意圖)
另外,感溫聲音互動圖卡,是另外找尋相關廠商幫忙錄製晶片崁入卡內,方便看完海報的民眾,動手做按壓,聆聽鳥鳴叫聲音,並觸摸互動圖卡上的感溫顏料,感溫顏料會漸漸地顯現該鳥的彩色樣貌,達到互動效果。
(感溫聲音互動圖卡)
(按壓即會發出鳥鳴聲)
(觸摸感溫油墨)
(感溫過後的彩色樣貌)
書籍則是有別於以往繁瑣的書籍,以10隻特有種鳥的六大特性去做簡單介紹。
將台灣特有的10種鳥類重新塑造新的視覺樣貌,除了讓社會大眾能加深對他們的視覺印象,也能讓大家去思考,圖像連結到聲音的畫面是什麼,也許大家會有別的視覺想像,但我們最初衷的目的,即是希望大家能從新的方式,認識台灣特有的保育鳥類。
(書籍照)
(書籍內頁)
畢業製作的時間有限並不多,且花費甚多,每個人除了畢業製作還有其他課業要顧,有的同學還有兼職工作的問題,所以如何控管自己的時間及費用的運用,都是一大考驗,團隊中的風氣會影響做設計的成果,若少了向心力及動力,便無力進行下去,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突破現況,讓每一次審查或是每次的呈現都達到最好,大家對我們的肯定是鼓勵,我們對我們自己的肯定更是堅持下去的動力!
(尋聲鳥校內展得到佳作合照,組員為:蕭錦蓮/陳虹/曾郁娟/曾韻晨/林育葶)
學校科系: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設計者:蕭錦蓮/曾韻晨/曾郁娟/林育葶/陳虹
網站:http://birdspectrum.wix.com/birds-spectrum
粉絲頁:http://www.facebook.com/Tw.endemic.birds.spectrum.visualization
展覽相關資訊
5月1日至5月4日在台北世貿一館及三館新一代設計展中亮相
5月7至5月9日在高雄展覽館北館放視大賞展出
5月15至5月24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青春設計節P2倉庫登場
討論區
目前尚無評論